A24版 科普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检查?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急诊科 高飞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20日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可严重损伤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及时掌握血压情况和身体健康状态,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

  及早发现血压异常,避免并发症。血压长期偏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还可能损伤血管壁,增加中风、脑出血和冠心病的风险。通过定期检查,患者可以掌握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医生也能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种主动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血压异常,从而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定期检查不仅关注血压数值本身,还包括对心脏、血管、肾脏等相关器官的评估。例如,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可以发现早期心脏结构变化,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程度,指导个体化的管理方案,避免“无声杀手”带来的潜在威胁。

  评估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血压,但单靠自我感觉无法判断药物疗效。血压控制是否达标,需要通过定期测量和专业评估来判断。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血压的日常波动情况,从而评估现有药物的疗效。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人群及副作用各不相同。如果血压长期不达标或出现明显波动,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确保血压得到稳定控制。同时,定期检查还能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晕、咳嗽或肾功能异常,帮助医生及时处理,避免药物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于有合并疾病的患定期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安全有效。

  早期发现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长期高血压如果控制不良,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心血管系统是高血压最常累及的器官。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都是高血压长期作用的结果。脑血管方面,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肾脏方面,高血压性肾病可能表现为轻微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如果不定期检查,很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眼底病变方面,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狭窄、出血甚至视力下降。定期检查能够在这些并发症尚处于可逆阶段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例如,发现早期肾损害时可以调整药物或强化血压管理;眼底病变早期发现可以进行干预,避免视力永久损伤;心脏结构异常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预后。通过定期检查,患者不仅能延缓并发症进展,还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降低长期医疗负担。

  帮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实现综合管理。高血压的管理不仅依赖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关键。定期检查不仅是测血压,更是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体重、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通过检查结果,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指导,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此外,定期复诊还能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让血压管理成为日常习惯。许多研究表明,规律监测血压、及时记录血压变化的患者,其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不定期检查的患者。通过长期随访,患者不仅能直观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还能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调整生活方式,从而实现高血压的综合管理,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总之,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避免严重并发症,还能评估药物疗效、发现潜在并发症,并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实现长期管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管理需要持续、科学和个体化。通过定期检查,患者能够主动掌握健康状况,降低疾病风险,提升生活质量。无论是否有症状,高血压患者都应将定期检查作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隐形杀手”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