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版 科普

关注睡觉打呼噜:不只是吵,更要当心身体缺氧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边锦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20日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若身边人鼾声如雷,那可真是一场“听觉盛宴”,让人难以入眠。可别小看这打呼噜,它可不仅仅是吵得人睡不着那么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身体缺氧的大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打呼噜背后的“秘密”。

  打呼噜:不只是“噪声制造机”。打呼噜医学上称为鼾症,是睡眠中呼吸道受阻,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很多人觉得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实则不然。打呼噜,尤其是那种声音大、不规律的打呼噜,往往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打呼噜的“幕后黑手”。打呼噜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肥胖: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压迫呼吸道,导致气流不畅,容易打呼噜。②鼻腔问题: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影响鼻腔通气,迫使张口呼吸,进而引发打呼噜。③咽喉结构异常:如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等,也会阻塞呼吸道,导致打呼噜。④睡眠姿势不当:仰卧时,舌根后坠,容易阻塞呼吸道,引发打呼噜。

  打呼噜:身体缺氧的“隐形杀手”。打呼噜不仅影响他人休息,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导致身体缺氧,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①缺氧的“连锁反应”。当打呼噜导致呼吸道受阻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的氧含量也随之下降。长期缺氧,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心血管系统受损:缺氧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如此,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假想:心脏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泵,长期缺氧,这台泵就得“加班加点”,时间长了,自然容易出问题。神经系统受影响: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长期缺氧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甚至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内分泌系统紊乱:缺氧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异常,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呼吸系统受损:打呼噜本身就与呼吸系统问题密切相关,长期缺氧还可能加重呼吸系统负担,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②缺氧的“特殊表现”。除了上述健康问题外,打呼噜导致的缺氧还可能有一些特殊表现。晨起头痛:由于夜间缺氧,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晨起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白天嗜睡:长期缺氧导致身体疲劳,白天容易感到困倦、乏力,甚至在工作、学习时突然睡着。夜间憋醒:严重打呼噜者,可能在夜间因缺氧而憋醒,出现呼吸暂停、心跳加快等症状。

  应对打呼噜,从“源头”抓起。既然打呼噜危害这么大,那咱们该怎么应对呢?别急,下面这些方法或许能帮到打呼噜的人。①调整睡眠姿势。尽量采用侧卧姿势睡觉,避免仰卧。侧卧时,舌根不会后坠,呼吸道相对通畅,有助于减少打呼噜。可以在背部垫一个枕头,帮助保持侧卧姿势。②控制体重。肥胖是打呼噜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减少颈部脂肪堆积,有助于改善打呼噜症状。记住,减肥不是一时之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③治疗鼻腔问题。如果打呼噜与鼻腔问题有关,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应及时就医治疗。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改善鼻腔通气状况,有助于减少打呼噜。④使用止鼾器。市面上有一些止鼾器,如口腔矫正器、鼻贴等,可以通过调整口腔或鼻腔结构,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从而减少打呼噜。但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确保安全有效。⑤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打呼噜症状严重,且伴有呼吸暂停、憋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以明确打呼噜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打呼噜看似小事一桩,实则可能隐藏着大隐患。它不仅影响他人休息,更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从“源头”抓起,积极应对打呼噜问题。记住,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别让打呼噜成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