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颗牙,到底是装种植牙还是镶假牙?”刚拔完智齿的老王犯了难。其实,好多人都有老王这样的困惑,搞不清该选哪种修复方式。今天咱们就通过真实的修复案例,用3分钟把种植牙和假牙的核心区别讲明白。
第一幕:咀嚼保卫战——谁能还原真牙体验?60岁的李阿姨缺颗后牙,一开始镶了活动假牙,可每次啃排骨都使不上劲,假牙还老往下滑。医生建议她换成种植牙,手术后一个月,李阿姨终于能放心吃苹果了。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修复方式的核心区别:固定的原理不一样。活动假牙靠金属卡子固定在旁边的牙齿上,嚼东西时主要靠旁边的牙和牙龈发力,只能恢复真牙一半左右的嚼东西劲儿,碰到硬一点的食物就容易松。而种植牙先在牙槽骨里埋一颗钛金属的牙根,等这颗牙根和骨头长牢实,再装上个牙冠。这种牙根加牙冠的结构和真牙差不多,能恢复真牙9成以上的嚼劲儿,啃骨头、嚼坚果都没问题。此外,种植牙真能和骨头长到一起。这是因为钛金属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材料,和人体组织的兼容性特别好,埋进牙槽骨后,骨头细胞会慢慢附着在钛牙根表面生长,过3到6个月就能长结实,形成骨结合,就像真牙的牙根扎在骨头里一样稳当。
第二幕:邻牙守护战——谁是友好型修复?30岁的小张因为意外磕掉颗门牙,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旁边的牙都很健康,建议做种植牙;可他同事小陈缺牙后镶了固定假牙,才半年,旁边的牙就蛀了。这事儿提醒我们选修复方式还得看对旁边牙齿的影响。固定假牙虽然不用天天摘下来,但得把旁边健康的牙齿磨小当基牙,再把连在一起的三颗牙套在基牙上。就像搭积木得先把两边的木块削平一样,这种做法会破坏牙齿表面的保护层,被磨小的牙齿失去保护后,蛀牙、牙神经发炎的风险会增加三成以上。而种植牙是独立工作的,不用磨旁边的好牙,直接在缺牙的地方埋牙根,对周围的健康牙齿一点伤害都没有,算得上是零伤害修复。不过固定假牙也有优点:修得快,去医院两次就能弄好,适合旁边的牙本来就有蛀牙或缺损的情况。而种植牙的流程要麻烦点,得经历埋牙根、等愈合、装牙冠三个步骤,前后要3到6个月,但从长期健康来看,保护旁边牙齿的优势更突出。短期看,固定假牙便宜些,但要是被磨小的基牙后来出问题,治疗花的钱加起来可能比种植牙还多;种植牙单颗贵点,但保养得好能用上20多年,平摊到每年的费用反而更划算。
第三幕:适配考验战——谁的门槛更低?75岁的赵大爷想做种植牙,医生却说他牙槽骨萎缩得厉害,得先补骨才能做手术,最后他选了活动假牙。这说明没有绝对最好的修复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两种方式各自适合的人群其实很清楚。种植牙对牙槽骨条件和全身健康有要求:牙槽骨不够高、不够宽的话,牙根就不稳,得先补骨或者做上颌窦提升。而活动假牙的适用范围就广多了,不管是牙槽骨萎缩、缺了好几颗牙,还是年纪大、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基本都能戴,而且价格便宜,修得也快,一周左右就能弄好。但活动假牙的缺点也很明显:每天都得摘下来刷,容易藏细菌,戴久了可能让牙槽骨更萎缩,而且嚼东西没劲儿,嘴里还会有异物感。种植牙就不用摘,刷牙、用牙线跟真牙一样,还能保护牙槽骨不萎缩,用的时间也更长。那么年纪大了就不能做种植牙吗?当然不是!只要身体状况不错,牙槽骨条件也够,80多岁的老人照样能做种植牙。临床数据显示,老年人做种植牙的成功率和年轻人差不多,关键是术前要做全面检查评估。
尾声:结合自身选对修复方式。看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搞懂种植牙和假牙的区别了。不过,最终选哪种方案,还得让医生结合你的口腔CT、身体状况和需求来判断。不管选哪种,早点去看医生才是最关键的——毕竟,牙齿健康才能吃得香,这可是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