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版 科普

孕中晚期如何“吃”出健康宝宝与苗条妈妈?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周慧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20日

  孕中晚期(孕13周到孕40周)是胎儿器官发育成熟和妈妈身体变化的关键阶段。要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避免妈妈体重过度增长,这需要科学的饮食策略而非“盲目进补”。

  孕中晚期营养需求。孕中晚期胎儿进入快速发育期,脑发育、骨骼生长、器官成熟都需要特定营养素支持,但妈妈的身体代谢也会随之变化,过量摄入不仅易导致肥胖,还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①能量。孕中期开始,每天需要比平时多摄入一些能量,但远不是“一人吃两人份”。过量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建议通过“少食多餐”(每天5到6餐)分散摄入,避免单次吃太多。比如早餐时多一片全麦面包,下午饿了吃一小把核桃,既能补充能量,又能让血糖保持稳定。②蛋白质。蛋白质是胎儿肌肉、器官、胎盘的主要组成部分,缺乏会影响胎儿生长。孕妈可以通过“优质蛋白+植物蛋白”搭配补充,如每天吃1个鸡蛋、喝1到2杯牛奶或酸奶,再搭配一份瘦肉、鱼虾或豆腐、豆浆。红肉(猪牛羊肉)不用每天吃,每周吃几次即可,优先选择鱼肉和鸡胸肉。③钙与维生素D。孕中晚期胎儿骨骼和牙齿长得快,需要充足的钙,要是钙不够,妈妈容易腿抽筋,胎儿骨骼发育也会受影响。日常可以多喝牛奶、吃豆制品,绿叶菜、芝麻酱、小鱼干也是补钙的好选择。维生素D能帮身体吸收钙,孕妈每天都需要补充。可以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暴露手臂和腿部晒20分钟太阳,饮食中再搭配些蛋黄、动物肝脏或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吃补充剂。④铁元素。孕中晚期妈妈血容量增加,胎儿也需要储存铁元素,要是铁不够,妈妈容易贫血,还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可以多吃些红肉、动物肝脏(每周吃1到2次,每次少量)、鸭血,这些食物里的铁容易被身体吸收;也可以搭配菠菜、黑木耳、红豆,再吃些橙子、草莓、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让植物性食物里的铁更好地被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饭后别马上喝茶或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

  分阶段饮食方案。①孕中期(孕13到27周)。这一阶段妈妈孕吐反应逐渐消失,食欲变好,是补充营养的关键期,但别因为之前没胃口就“报复性进食”。每日饮食可以参考“12345”原则:1份主食,多吃全谷物(比如糙米、燕麦、玉米),少些精米白面,能增加膳食纤维,预防孕中期常见的便秘问题;2份优质蛋白,1个鸡蛋+1杯牛奶,再搭配一份瘦肉、鱼虾或豆腐;3份蔬菜,其中2份是绿叶菜(比如菠菜),1份是彩色蔬菜(比如胡萝卜、番茄),保证蔬菜种类丰富;4份水果,选升糖指数低的水果(比如苹果、梨、蓝莓),少吃西瓜、荔枝等高糖水果,每天吃的量大概是2个中等苹果那么多;5克油脂,用植物油(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做饭,别吃油炸食品,每天用的油量2到3汤匙就够。②孕晚期(孕28到40周)。孕晚期胎儿生长速度更快,妈妈的子宫增大,会压迫肠胃,容易有消化不良、胃灼热的情况,饮食上要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总量,避免体重增长过快。主食可以比孕中期稍微减少一点,还是以全谷物为主,比如用杂粮饭代替白米饭,吃面条时搭配蔬菜和瘦肉。蛋白质依然要充足,每天保证1个鸡蛋、1到2杯牛奶,鱼虾、瘦肉、豆制品交替吃,帮助胎儿发育的同时,避免过多脂肪堆积。蔬菜可以多吃些,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能缓解便秘,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水果还是选低升糖的,量别太多,避免血糖升高。加餐可以选清淡、好消化的,比如一小碗小米粥、一个蒸红薯,或者一杯温牛奶,别吃太甜、太油腻的零食。

  总之,孕中晚期的饮食核心是“均衡、适量、多样”,不需要盲目进补,也不用过度忌口。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结合轻度运动,既能养出健康宝宝,也能让妈妈在产后更快恢复苗条身材。如果在饮食上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更个性化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