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版 科普

产后宫缩痛怎么办?实用护理方法来缓解

□广西柳钢医疗有限公司医院 罗微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20日

  怀胎十月生下小宝宝后,不少新妈妈以为自己经历了生产的剧痛后,能够让身体得到解放。但是,身为新手妈妈,往往会遇到产后宫缩痛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让新妈妈身体受到伤害,还影响着心理健康。实际上,在临床对产后宫缩痛研究后,发现生产后出现产后宫缩痛的新妈妈有很多。然而,她们中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后宫缩痛。那么,产后宫缩痛怎么办?下文将介绍实用的产后宫缩痛护理方式,以期为准妈妈以及出现产后宫缩痛的新妈妈提供参考。

  什么是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痛是子宫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孕前大小的过程。通常在产后1到2天出现,持续2到3天自然缓解。如果是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催产素分泌增多,出现产后宫缩痛持续4到7天,也有可能会更久。产后宫缩痛主要疼痛部位是小腹,常见症状表现有阵发性、类似抽筋的绞痛。

  实用护理方法来缓解产后宫缩痛。在临床实践中证实,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缓解产后宫缩痛。所以,要掌握必要的产后宫缩痛实用护理方式,缓解因为产后宫缩痛带来的不适感,具体如下。(一)腹部热敷。当出现产后宫缩痛后,可以准备热水袋、用热水浸泡的毛巾敷下腹部。热水袋和毛巾的温度可以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每天可以热敷3次,分别是早、中、晚,具体的热敷时间可以由新妈妈自己确定。每次热敷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5分钟到20分钟。热敷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出现宫缩痛,在热敷时要避开伤口。(二)按摩子宫。按摩子宫是一种常见的缓解疼痛方式。新妈妈可以用手顺时针按摩自己的下腹部,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的排出,同时缓解因为宫缩痛带来的疼痛感。(三)调整姿势。身体姿势不同,疼痛感也会有差异。所以,在新妈妈出现宫缩痛之后,可以尝试调整身体缓解疼痛。比如,出现宫缩痛时,可以侧身躺在床上。如果是坐在沙发上,出现宫缩痛,可以使用较厚的坐垫,也可缓解产后宫缩痛。(四)正常排尿。在生产后,新妈妈在身体恢复期间不可以憋尿,要及时上厕所、勤上厕所。这主要是因为膀胱会影响子宫收缩,上厕所可以及时的排出膀胱内的尿液,降低膀胱对子宫的压迫感,缓解因为宫缩痛带来的不适感。(五)适当运动。生产后的新妈妈,如果是剖宫产,可以选择在能够下地行走时,慢慢地下地行走,让身体适应,而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恶露排出,减少因为恶露带来的身体疼痛。如果是顺产的新妈妈,可以在身体恢复期间,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这样也可以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身体恢复,可以减少宫腔内淤血引发的疼痛。(六)注意休息。休息不好会影响身体恢复。所以,生产后新妈妈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七)自我调节。生产后,新妈妈会因为身材、饮食、日常休息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变大。这就需要新妈妈要懂得自我调节,多想想开心与快乐的事情,少给自己添加烦恼。同时,新妈妈的家人要经常陪伴在她的身边,多给新妈妈一些关心与爱护,要容忍新妈妈的小脾气,鼓励新妈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让新妈妈因为家庭小事担心。比如,可以鼓励新妈妈看抖音、追剧、听歌等,转移注意力。(八)及时就医。因为身体敏感度不同,产后宫缩痛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新妈妈可能难以接受这一疼痛。这时,建议家属带新妈妈到医院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缓解疼痛。

  总而言之,产后宫缩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如果新妈妈在生产后出现产后宫缩痛,先不要慌,建议通过实用的护理方式,缓解因为产后宫缩痛带来的不适感。如果产后宫缩痛时间较长,且没有得到缓解,也不要惊慌,要及时地到医院就医,以此更好地解决宫缩痛给自己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