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 医线

七年守护书写生命奇迹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20日

  近日,淄博市博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麻醉科、儿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36岁、两次剖宫产史合并糖尿病的极高危孕产妇实施了第三次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医院在极高危妊娠综合救治领域再攀新高,更以七年医患信任的动人故事,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医者担当。

  从至暗时刻到希望重生

  2018年,29岁的国女士在孕36周时遭遇“胎死宫内”的沉重打击,引产术后一年多未能自然受孕,随后前往博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因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糖尿病”,妇产科团队给予其精准的诊疗方案与个性化干预,最终助力国女士成功受孕。整个孕期,妇产科与内分泌科紧密联动、多轮会诊,构建起“血糖精细化调控+孕期全方位监护”的双重保障体系。国女士最后行剖宫产喜得千金,这份跨越病痛的信赖自此生根发芽。2022年,国女士再次怀孕,基于对博山区人民医院专业能力的认可与过往诊疗的安心体验,她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区人民医院,最终国女士第二次足月剖宫产,母女平安。

  三重风险下的坚定托付

  2025年,国女士在第二次剖宫产不足18个月时再次妊娠,叠加36岁高龄、糖尿病病史,整整三重风险,被判定为“极高危妊娠”,随时可能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胎儿窘迫等危险。但在国家生育政策的鼓励与对过往救治经历的信赖下,国女士一家经过审慎考量,最终决定:“七年前是你们给了我们希望,这次我们依然相信你们!”

  多学科协作保平安

  10月26日凌晨,国女士因“胎膜早破”紧急入院,医院第一时间启动高危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多学科团队闻令而动、严阵以待:手术麻醉科精准实施麻醉筑牢术中安全防线,儿科在旁待命做好新生儿急救准备,内分泌科实时监测血糖波动,徐光霞主任带领妇产科团队沉着应对第三次剖宫产可能面临的复杂挑战。最终,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攻坚下,手术顺利完成,一声清脆的啼哭宣告新生命的降临,这场生命守护战不仅是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实践,更是医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的集中彰显。

  从七年前遭遇困境时的初始托付,到如今三重高危下的坚定信赖,博山区人民医院医护团队在极高危妊娠救治的赛道上闯关夺隘,用持续的坚守与精准的协作,将医学温度注入每一个诊疗环节,让“生命至上”的誓言在跨越时光的守护中愈发璀璨。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深耕学科建设,强化协同能力,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守护母婴健康、践行医者使命书写更温暖而有力的注脚。(本报记者 王小飞 通讯员 徐晗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