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八步区中心卫生院 蒋亚缓
颈椎疼痛已成为现代人群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缺乏运动以及不当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颈椎的退化或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方法,注重身体的整体调节和疾病的预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颈椎疼痛。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通过护理措施来防治颈椎疼痛。
中医辨证施护,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中医认为颈椎疼痛多由外感风寒湿邪或内伤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引起。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具体体质,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疼痛。护理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例如,若患者表现为颈部僵硬、剧烈疼痛且伴随寒冷感,则可能是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若是颈部不适伴有头晕目眩、疲劳乏力,常提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1)针灸治疗。针灸可通过刺激经络、疏通气血、祛风散寒,缓解疼痛。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肩井、肩外俞、曲坦、列缺、合谷等,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颈椎压力。(2)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选用相应的中药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颈椎疼痛的缓解有显著作用。(3)推拿按摩。中医推拿可以帮助放松颈部肌肉,舒展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常用的手法包括揉捏、按压、捻转等,可以缓解颈椎的紧张感,促进恢复。
中医养生之道,防治颈椎病从日常生活开始。中医养生学强调“未病先防”,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或加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之一。(1)合理的坐姿和睡姿。长时间坐着时,要保持坐姿端正,避免低头或弯腰看电脑、手机。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台高度、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来减少颈椎负担。睡觉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枕头,理想的枕头高度应使颈椎保持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的颈椎屈曲或伸展。(2)适量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中医强调通过锻炼来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头、侧头、低头、仰头等,有助于舒展颈部肌肉,增强韧性。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是支撑颈椎健康的基础,因此,保持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加强肩颈部位的锻炼,有助于防止颈椎病的发生。(3)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看书、工作,还是玩手机,都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一段时间,应站起来活动一下,伸展四肢,缓解颈椎的长期压迫。
中医饮食调养,增强颈椎抗病能力。中医讲究食疗与药疗相结合,饮食调养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疼痛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适合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既能增强免疫力,又能对颈椎健康起到积极作用。(1)补充营养,滋养肝肾。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因此,在饮食上应注重滋养肝肾。食物如黑枸杞、枸杞、龙眼、桂圆等,均具有滋养肝肾、补充气血的作用。此外,猪肝、羊肾等食物也是滋补肝肾的良好选择。(2)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颈椎部位的淤血现象。例如,红枣、桂圆、当归、丹参等食物均具有活血功效。通过这些食物的摄入,可以帮助改善颈部血液流通,减轻颈椎疼痛。(3)保持水分,润泽筋骨。充足的水分对于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维持关节润滑,防止关节和脊椎的干涩和摩擦。尤其是在干燥季节,适量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通过中医护理的综合措施,颈椎疼痛不仅可以得到缓解,还能够有效预防。通过辨证施护、日常生活的调整和饮食调养,可以从根本上增强颈椎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更要注重预防,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