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忠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饮用、烹饪还是个人卫生,都离不开水。如今随着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那么该如何确保我们日常的饮用水能安全放心饮用呢?本文就来详细揭开生活饮用水背后的科学,从而让我们每一口水都喝得放心。
安全饮用水的定义。安全饮用水具体是指可以终身饮用且不会对健康造成显著损害的饮用水。其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基本的口感需求,同时在水质上也达到了相关的卫生标准。而目前我国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也有着严格的卫生学要求。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饮用水中不能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饮用水要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并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等。
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及处理。我们日常的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以及水库等水源;地下水则是藏在地下的水,由降水及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所形成。而这些水源需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才能符合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场所为自来水厂。符合水源标准的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以及消毒等处理工艺,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杂质。首先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以形成较大颗粒;随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大颗粒混凝后沉淀至底部;过滤则通过砂滤池等过滤设备,将水中的悬浮物及杂质进一步去除;最后通过加入消毒剂,能杀灭水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从而确保水质安全。
饮用水可能存在的风险。虽然自来水厂会处理水源水,使其达到饮用标准,但饮用水依旧可能存在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污染以及消毒副产物等。微生物污染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水中含有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被人体饮用之后,可能因此引发伤寒、霍乱、痢疾等介水传染病。这些病原微生物主要可能来源于生活污水的排放、人畜粪便的污染以及垃圾填埋场渗漏等。化学物质污染则是饮用水安全的一大隐患。农业化肥农药残留、工业废水排放等活动,都可能让水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含量增加。若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及肝脏等,甚至引发癌症等更严重的疾病。消毒副产物则是饮用水在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潜在健康风险。自来水厂为了更好地杀灭水中微生物,会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如加含氯消毒剂等,而在消毒过程中,也可能因此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等。而部分消毒副产物可能对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如致癌、致突变等。
如何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选择使用的自来水要确保水源的供水单位正规。如果使用井水等自备水源,应定期检测井水的质量,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家庭饮用水应储存在清洁且避光的容器中。若是使用自来水,应先将水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余氯挥发,并观察水的感官性状是否正常。如果水存在异味或者异色等情况,则应避免使用。另外家庭中若发现饮用水存在异常,应及时向供水单位进行反馈。若不慎饮用已被污染的水,可以密切关注身体是否存在不适,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科学饮水。除了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之外,日常科学饮水也是保障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人体每天大概会排出5公斤的水分,因此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平衡,我们也应摄入相同量的水分。而我们摄入的水分除了一日三餐及体内营养物质氧化形成的水分之外,还应通过直接饮水来补充大约2公斤的水分。而在夏季或者从事体力劳动时,出汗量增加,因此也要适当增加日常饮水量。
总之,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应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意识,并共同关注及维护饮用水安全。通过了解生活饮用水背后的科学,我们才能更好地确保每一口饮用水都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