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内五病区 刘杰
儿童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的反复性、短暂性功能障碍。全球有0.5%到1%的儿童受其影响,发病高峰集中在学龄前阶段。发作时可表现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面色青紫,可能伴有尿失禁。发作过程虽短暂但危险,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此时的家长往往会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操作不当还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熟悉掌握癫痫急救措施,才能在发作时迅速、正确处理,保证孩子安全,为专业治疗争取时间。那么当癫痫发作时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呢?
明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俗称“羊痫风”,当大脑中神经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乱,神经元异常放电,当这种过度的同步化放电在大脑中传播时,癫痫发作就产生了,发作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从发作方式来看,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一)部分发作。通常发作会突然开始,突然停止,一般不超过1分钟。常常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不自主地抽动,如一侧眼睑、口角、手臂的抽动,也可以是一些部位感觉异常,或者是做一些重复的、没有意义的动作,例如扭动双手,绕圈走等。发作时孩子可能是清醒的,也可能意识模糊,甚至意识丧失。局部的症状可能逐渐扩散,引起全面性发作。(二)全面发作。可能表现为全身肌肉紧绷、抽动,双眼上翻或凝视、失去意识、呼吸暂停。发作之后有残留的短暂抽动,意识逐渐恢复,醒来后可能有头痛、疲劳等身体不适。从发作到意识恢复为5到15分钟。失神发作是全面性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突然的、短暂的意识丧失,为5到10秒,正在进行的动作突然中断但不会跌倒,双眼茫然凝视,没有发作期间记忆,发作之后立刻恢复清醒。及时识别癫痫发作的特征,对于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科学急救守护生命。当孩子癫痫发作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依次按顺序做好这“两防、两及”。(一)防止外伤。保护患儿安全,将患儿平放在安全、柔软的地方,如床上或地板上。头下垫放软物,防止头部撞击。迅速移开患儿周围的尖锐物品,防止磕碰伤。确保患儿有足够的空间,避免肢体抽搐时受到限制或碰撞。(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儿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或分泌物,防止窒息。(三)及时记录。注意观察患儿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及症状,便于医生诊断和治疗。条件允许可录制发作视频,为医生治疗提供参考。(四)及时就医。如果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未恢复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规避常见的急救误区。许多家长在发作慌乱中容易采取一些错误的急救措施,这些行为不要做,要做到“四个严禁、一个注意”。(一)禁止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避免造成骨折或脱臼。(二)禁止往嘴里硬塞东西。避免损伤牙齿或阻塞呼吸道。(三)禁止强行喂水喂药。避免引起呛咳或窒息。(四)禁止发作时用力掐人中。这无法终止癫痫发作,还会造成患儿皮肤损伤。(五)特别注意发作过程中到发作结束后,家长要给予患儿安慰与鼓励,使患儿情绪稳定,减轻恐惧和焦虑。发作后的患儿需要时间恢复,可能还存在意识模糊,不能忽视,陪伴患儿至完全清醒,确保安全。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大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科学管理,都得到了良好控制,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其中需要家长正确对待癫痫发作,记住,在“癫峰”时刻,保持冷静、正确施救,就能化险为夷。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和温暖的爱心,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为癫痫患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