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版 科普

大脑的“迷雾”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应对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03日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唐芬

  阿尔茨海默病(AD),这一困扰无数家庭和患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同脑海中的一场无声风暴,逐渐侵蚀着人们的记忆与认知。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忆丧失的疾病,更伴随着语言障碍、判断力下降、情绪和行为变化等一系列复杂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旨在深入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奥秘,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的奥秘。(一)病因与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这一疾病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父辈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庭,子辈患病概率显著增加。年龄因素: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5%罹患此病,75岁以上则高达10%。环境因素:如脑部缺血缺氧、脑损伤、中毒、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均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睡眠不足、社交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神经递质系统功能障碍,如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的减少,以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小板活化等生物过程,也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二)症状表现。记忆丧失:尤其是短期记忆受损,患者可能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语言障碍:在谈话中找词困难,使用错误的词汇或言语重复。定向障碍:对时间和空间产生混淆,如忘记日期、季节或迷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下降: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下降,如管理财务或规划餐食。情绪和行为变化:出现抑郁、焦虑、易怒等情绪变化,甚至可能表现出冷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逐渐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功能完全丧失,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营养不良和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的应对。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到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照顾。(一)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方面。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通过增加脑内乙酰胆碱水平来改善认知功能。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用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能够减少兴奋性毒性,保护神经细胞。近年来,“疾病修饰治疗”(DMT)的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作为20年来首款获美国FDA完全批准的抗Aβ疾病修饰药物,预示着AD的治疗从“对症治疗时代”跨向了“对因治疗时代”。(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认知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运动疗法:适当的身体锻炼,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饮食调控: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保护大脑。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鱼类和坚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电刺激治疗:包括无创的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微创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等三种电刺激技术。这些技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元的同步活动或活性,从而改善认知功能。(三)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外,患者及其家庭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或延缓疾病进展。保持大脑活跃:多参与益智活动,如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等,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活力。社交互动:保持积极的社交生活,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联系,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到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大脑的恢复和修复。控制慢性疾病:有效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