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版 科普

长期卧床病重患者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03日

  □广西柳钢医疗有限公司医院 黄雪云

  压力性损伤是长期卧床病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人和家属对于一系列并发症的预防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增加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重者甚至会达到四期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家庭中长期重病卧床的病人,多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以及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这些人都是压力性损伤的多发人群,家属在照顾此类病人的时候,务必要掌握好一系列的护理知识。那么到底该如何预防长期卧床病重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呢?

  压力性损伤概念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性损伤,指的是皮肤、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一般好发于骨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由压力、压力联合剪切力所造成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人体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能力,会受到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以及灌注因素等多重影响,长期病重卧床病人最容易患上此病,且以枕骨和肩胛骨以及坐骨等位置较为多发。

  压力性损伤分期介绍。一期。病人局部皮肤是完好的,但是会有压之不变白的红斑存在,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在骨隆突处。肤色深度区域有可能看不到指压变白的情况,但颜色可能和附近皮肤不同。和周围组织进行对比,本区域可能存在疼痛、发亮、发热等情况,肤色较深的病人,我们难以发现压疮迹象的。二期。病人部分皮层会缺失,存在浅表开放性溃疡,病人创面呈粉红色且没有腐肉,同时也会表现出完整的、开放的、破损的浆液性水疱。有的病人会有外观透亮、干燥的浅表溃疡,没有腐肉,同时也没有瘀伤。三期。病人全层皮肤缺失,能够观察到皮下脂肪,但是骨和肌腱以及肌肉并没有外露,可见腐肉,没有掩盖组织缺失的深度。该期压力性损伤多涉及鼻子、耳朵、枕部、脚踝等,由于皮下组织缺乏,三期压疮仅为浅表性,但涉及脂肪多的位置,就会发展成为十分深的三期压疮。四期。病人全皮肤组织缺失,同时还有骨骼和肌腱以及肌肉暴露的情况。病人创面基底一部分位置可见腐肉,同时伴有结痂覆盖,一般会有潜行、窦道。本期压力性损伤会扩展到肌肉、支撑结构,骨髓炎的患病风险极高,且病人所暴露的骨骼等触手可及。

  长期卧床病重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一)更换体位。及时更换体位是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点所在,家属需要最少两小时为病人更换一次体位,通过此种方式便可有效减少病人局部组织的受压时间,若病人身体不耐受的话,我们可以实施小幅度更换。正确的做法是,应按照病情程度使用翻身垫,每一天要用温热毛巾为病人擦背,防止其长时间出汗。同时还要为病人勤换衣服和被褥,让其局部皮肤始终保持整洁。(二)适当运动。应按照病人病情具体状况,帮助病人进行床上训练,若病人身体情况允许可偶尔下床活动。病人自身的主动运动非常重要,起初需要小幅度,而后慢慢加大幅度,时间上也要做到由短到长,次数上需要做到由少到多,可以下床的病人,家属需要保证其安全,难以下床的患者则要在家属陪同下进行床上训练,久而久之,不但可以预防压力性损伤,还能够预防深静脉血栓。(三)垫软枕。在病人骨隆突处,譬如说坐骨和骶骨以及肩胛骨、枕骨等位置,这些位置经常受压,家属可在皮肤位置垫上软枕或者软毛巾,如此也能够避免病人受压,且家属应密切关注病人受压位置皮肤的变化情况,主要是查看皮肤有没有红肿和破溃的情况,若情况属实就应该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四)皮肤清洁。长期卧床的重病病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失禁情况,再加上汗液和引流液的影响,病人本身极易受到潮湿刺激,如此就很容易造成皮肤松软、浸渍的情况,之后在剪切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皮肤就极易受伤。大小便失禁出现的酸性物质,很容易伤及皮肤表面,擦洗的时候,病人皮肤的天然润滑剂也会被去除,所以家属一定要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床单最好没有褶皱、皮肤要始终干燥,必要时可为病人涂抹润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