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版 科普

老年人麻醉的特殊考虑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03日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丽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在手术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并存疾病的增多,麻醉过程中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时,需要特别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以下将对老年人麻醉的特殊考虑进行科普。

  老年人麻醉的生理特点。呼吸系统。老年人的肺功能下降,肺活量减小,残气量减少,呼吸肌力量减弱。这些变化使得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因此,在麻醉前应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并在围术期密切监测呼吸功能。循环系统。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心脏储备能力减弱,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在麻醉过程中,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麻醉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心功能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并在围术期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反应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在麻醉过程中,老年患者可能出现术后认知障碍、谵妄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代谢和免疫系统。老年人的代谢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这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代谢和免疫状况,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

  老年人麻醉的并存疾病考虑。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麻醉过程中的风险,需要麻醉医生进行特殊处理。高血压患者。麻醉前应充分控制血压,避免手术过程中血压波动过大。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对血压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血压急剧波动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应关注血糖的控制,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冠心病患者。麻醉前应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麻醉的药物选择。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和并存疾病。麻醉医生应优先选择那些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组合。局部麻醉药。对于短小手术或需要局部镇痛的情况,可选择局部麻醉药进行神经阻滞或浸润麻醉。局部麻醉药对全身影响较小,适合老年患者使用。椎管内麻醉。下腹部、盆腔和下肢手术可采用椎管内麻醉,它能阻断疼痛信号,减轻手术疼痛。但老年患者对这种麻醉可能更敏感,需减少药物剂量。全身麻醉。对于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受损或实施创伤大、复杂的手术时,可选择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需要使用麻醉药物抑制患者的意识和疼痛感受。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因此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应严格控制。

  老年人麻醉的术后恢复与护理。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需要注意的是,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因此应谨慎使用。营养支持。老年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在术后恢复期间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如口服、鼻饲或静脉输注等。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因此,在术后恢复期间应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